1、离婚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能否公证
离婚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可以办理公证。对于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当事人可携带身份证、财产证明、协议书等材料到公证处,证明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且不损害别人利益。经公证后,协议的证明力增强,在后续可能的纠纷中,可作为有力证据。
关于孩子抚养权,爸爸妈妈双方可就抚养权归属、探视权等事情达成共识并进行公证。公证能强化协议的公信力,一定量上保障协议履行。不过应该注意,抚养权会依据孩子成长状况、爸爸妈妈抚养能力等原因变化,即使公证也不影响必要时依法变更。
2、离婚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案件咋处置
离婚时财产分割,先确定夫妻一同财产范围,包含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等。原则上均等分割,但会根据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判决。譬如一方有隐藏、转移财产行为,可少分或不分。
孩子抚养权归属,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原因。两周岁以下一般随母方生活,存在不适合随母方情形的除外。两周岁以上的,会看双方经济情况、抚养能力、孩子生活环境等,以最有益于未成年子女成长为原则断定。八周岁以上子女,会尊重其真实意愿。
处置此类案件,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起诉时要筹备好有关证据,如财产凭证、孩子成长环境证明等,以便争取有利判决。
3、离婚财产分割何时提交证据
在离婚财产分割案件中,一般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
一般情况下,法院会依据案件状况指定举证期限。当事人需在该期限内向法院提交支持自己财产分割倡导的证据,譬如财产的产权证书、购买合同、银行流水等能证明财产存在及归属的材料。
若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新的证据,可在规定条件下申请延长举证期限或申请法院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后提交。应该注意,逾期提交证据可能面临证据失权风险,即法院可能不采纳该证据,从而影响自己财产分割诉求的达成。所以,务必密切关注举证期限,准时、适合提交证据以维护自己权益。
在探讨离婚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能否公证时,大家了解财产分割协议等是可以公证的,能增强其法律效力。而孩子抚养权方面,虽不可以直接公证抚养权归属,但涉及抚养权变更等有关协议可进行公证。然而,实质操作中还有不少细节值得关注。譬如公证后若状况有变,该怎么样处置?公证成本怎么样计算?公证步骤是不是繁琐?这类问题都可能影响你的选择。如果你对离婚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公证有关事宜仍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全方位解答,助你明晰其中的法律要素与操作步骤。